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 秦 杉   “黃藍白黑紅,紫綠紅黃藍,紅黑綠紫白,藍紫紅白黑……”。早飯后,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則信息,說每天快讀幾遍可以預防老年癡呆,并且說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讀下來。我坐在沙發上十分好奇地試讀起來。 “你在干嘛?”老伴隔著茶幾,朝我吼了一聲。 “我在做練習,”我笑著說:“預防老年癡呆呢。” “我看你早就癡呆了,說好的事還不趕快動手!” “知道了——”,我應承道,然后慢悠悠地站了起來。 這天是臘月二十四,是中國傳統的“除塵”日。盡管在家里我以“什么事都不會做”著稱,老伴還是在這一天給我安排了個滿檔。 第一件事是擦洗燈罩。老伴說,搬新房子住了兩年多了,吊燈燈罩玻璃上都滿是灰了。老伴說得在理,拆卸擦洗吊燈這種爬高的事自然得我干。 我搬兩張大方凳,上面再放一張小凳子,剛剛爬上去,老伴突然叫停: “下來下來!” “干嘛?”我有點納悶。   她從廚房間拿來一件圍裙和一副手套遞給我:“衣服弄臟了還要我洗。” 我順從地下來穿上圍裙和袖套,再爬上去拆卸燈罩。她在旁邊仰著頭不放心地看著我,不斷地叮囑:“小心點,別把燈罩打破了。” 我嫌她啰嗦,瞅個機會冷不丁把腿一晃,搖一下身體,嚇得她趕緊抓緊凳子,“嚇死我了,小心點。” 三只吊燈二十多個燈罩,小心翼翼的卸下來,洗干凈再裝上去,費了不少時間。差不多完成時,老伴不放心地問:“燈泡擦了嗎?” “當然擦了。”我當然理直氣壯。 “我怎么沒見你擦啊?” 我把手頭的燈泡擦上一擦,“你看看,我擦了沒有?”她反正不能上去檢查。 燈罩擦完了,接著是洗紗窗。老伴說,這紗窗有一年沒洗了,上次還是她洗的,這次要我洗。這話也在理,這次該我洗,不能推。 幾個房間加前后封閉陽臺的紗窗,總共有十幾扇。我卸下幾只紗窗放到衛生間淋浴房,剛準備沖洗,卻被老伴一把揪住:“還是我來洗吧,料你也洗不干凈!”于是我抽身出來一邊管拆裝,一邊看她沖洗。   其他地方的紗窗用水龍頭沖沖、用毛巾抹抹就差不多了,而后陽臺的紗窗離廚房近,上面油膩多,老伴撒上堿水,趴下身子使勁用板刷刷。 刷了一會兒,老伴說:“我的腰痛了!”她一只手揉著腰,另一只手還在使勁地刷。 “你歇歇,歇歇!”我心疼地說。 老伴噗嗤笑了起來。這一笑,倒讓我的虛情假意暴露無遺了。 紗窗洗好后,最后就是拖地了。老伴事先嚴厲申明,“今天的地要拖徹底,床底下,犄角旮旯都要拖干凈。不得鬼畫符。干完了我來檢查!” 我說,“你放心吧。” 我把每個房間能搬動的東西全都搬到屋子中間,床底下更是俯下身子仔細地去拖。難得拖個地,爭取讓她無可挑剔。 一多半地拖完了,我正干得認真,忽然老伴在我身后驚叫起來:“哎呀哎呀,你怎么弄的?” 我回頭一看,她瞪著雙眼,指著墻近乎咆哮:“我就擔心這個!地沒拖好,墻卻弄臟了,拖個地都不會!”   我順著她的眼光一看,臥室雪白的墻上濺上了一大串黑水珠。我知道事情嚴重了。去年三歲的外孫拿彩筆在書房的墻上畫了幾條道道,她就叨叨了好幾次,怪我沒看好,后來請油漆工來處理好才罷。這下莫非又要找油漆工了? 一天的活干完了。干得這么認真,最后因為這一串水珠被她吼一通,我心里好不沮喪。 吃晚飯時,我瞧她似乎依然悒悒不快,便似乎理解又寓意含蓄地說道:“哎,我很為你可惜。” 她頭也不抬,惋惜又帶責怪地說道:“雪白的墻上弄一片黑水珠多難看!” “不是,”我說,“是你那大嗓門沒去央視唱女高音,可惜了。”說罷,我憋不住得意的笑了起來。 只見她慢慢抬起頭,怒目圓睜,對我高高地舉起了筷子....... 我笑得更厲害了。    +10我喜歡

人當然要有雄心壯志,但更要有自知之明。   生活容不下半點虛假,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沒有金剛鉆,硬要攬瓷器活,結果只能是既耽誤了時間,浪費了材料,還兩邊不討好,遭人白眼。   一個人如果沒有豐滿的理想,滿足于眼前酒足飯飽的安逸生活,很容易滑向墮落的深淵,一輩子懶洋洋地荒廢過去,一事無成。不過,這樣的生活,習慣了也可能覺得安詳。   但是,一個人如果不能認清并正視骨感的現實,整天活在對理想的憧憬里,凌空蹈虛,不務正業,不僅會一事無成,還會在自以為壯志未酬的嘆氣聲里,度過自怨自艾的一生,永遠不快樂。   生活容不下虛假,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靠實打實的本領,才能在生活的驚濤駭浪里真正站住腳跟。靠運氣,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一時僥幸贏來的,也會被有實力的后來者奪走。   雄心壯志,要以自知之明為前提。無論什么雄心壯志,實現了,才會有萬眾矚目的偉岸;如果止于每天喉嚨里的吶喊和腦袋里的空想,只能是換來空洞的回聲,淪為別人茶余飯后的笑柄。(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生活,由每一個真實的今天構成   生活容不下虛假,因為生活是由每一個真實的今天構成的。幸福的真諦,是一個個微小心愿的達成。摩天大樓,也是一磚一瓦蓋成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的堅固,才能保證大樓即使在風雨飄搖中也屹立不倒。   夢想,也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才能抵達。真實地過好每一天,才能與生活握手言和。   每一天都要在生活的土壤里落到實處之后,才能開花結果,長成枝繁葉茂的人生。沒有學會走,就不要急著跑,不然拉傷了肌肉,可能幾個月都動彈不得。   既然生活容不下虛假,我們就要努力活得真實。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更重要。一味地好高騖遠,做著不切實際的幻夢,還自以為高人一等、懷才不遇,是最可悲的。(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人不快樂的根源,是欲望太多,而能力太小。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凡是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走穩了眼前的這一步,才能打造更強大的自己,摘到更大的蘋果。眼高手低,是給自己徒增煩惱。   耐得住平凡,才能蛻變成不平凡。當你是一個小兵的時候,就要身姿挺拔地站好每一班崗。這樣,才會有慢慢地坐上將軍寶座的可能。   抱持一顆平常心,把尋常百姓家東升西落的小日子,都過出多姿多彩的滋味,才是真正地生活著,才有看得見也摸得著的遠方。   生活容不下虛假,把幻夢拋諸腦后,把目光聚焦到眼前,認清自己的實力,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做一只勤勉的蝸牛,才能擁抱一個不虛此行的人生。 +10我喜歡

早晨,太陽紅著臉從山頂上探出頭來,不一會就掛在村前的槐樹梢上。在這本該平靜的早晨,和尚埂像出了什么大事,村人的臉上都顯得異常驚訝。尤其是一些女人們,她們嘰嘰喳喳議論著。這個早晨,和尚埂已顯出不同往日的熱鬧。 昨天晚上,和尚埂大多數人都在縣電視臺播放的廣告上,看到了村人孫先富和他養殖的螃蟹。孫先富跟他的螃蟹一起上了電視,足足有七八分鐘時間。那一刻,看到廣告的和尚埂人,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他們誰都無法相信,一直不顯眼的孫先富竟然跑到電視上做起廣告來,還要招收人手。這可不得了,和尚埂自古以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更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新聞。 “昨晚看電視了嗎?”有人問。 “看了,看了。”有人答著。 “孫先富這家伙上電視了,連他養的螃蟹一起上了。” “是啊,沒想到狗日的還真有兩下,看樣子跟他的名字一樣,是要先富起來。” “富了好,富了大伙也能跟著沾沾光。” “好什么好,富的又不是你,你能沾什么光?” …… 這時,孫先富正從家里出來,挑著滿滿兩蛇皮袋豆腐渣,和往常一樣,他是去蟹塘喂螃蟹。孫先富的步子有些搖晃,走不穩。他邊走邊對那些議論他的村人,點點頭,笑了笑,臉上有種不自然的表情。他知道這一大早,村人都在說他的螃蟹,說他的招工廣告。他昨晚也看電視了,看到自家的廣告時,心里很滿足。三天前在縣電視臺拍廣告時,工作人員就告訴了他,昨晚要播放他的招工廣告。為了這個廣告,他花了三千多塊錢。 見他挑著擔子走過來,村人都讓開路看著他,木頭一樣站著。有人想跟他打招呼,可張了張嘴后又閉上了,但最終還是沒忍住,那人咳了一聲才說道:“孫先富,你這下要出名了,全鎮,全縣的人,都知道我們和尚埂有個養螃蟹的。” 看著村人驚異的目光,孫先富還是那樣,笑了笑說:“只是做個廣告,能出什么名呀?” 那人繼續說:“沒看出來,你小子還真有本事,你家什么時候開始招人?” 孫先富說:“隨時都招人,你來嗎?” 那人搖著頭說:“來不了,我只是問問,我家有一堆事要忙,離不開呢。” 孫先富沒再說話,挑著擔子,搖搖晃晃走了。 和尚埂從沒鬧出過這么大動靜。平靜的和尚埂,歷來都是平靜的,沒刮大風,也沒下大雨。而在這個早上,卻被一個養螃蟹的攪得不再那么平靜。從村人嘴里說出的,除了養螃蟹的孫先富,沒有第二個話題。好像孫先富從他那蟹塘里養出了另一種事物,反正那不再是螃蟹,不知道是啥了。 下午,和尚埂村委就在村部召開了會議。會上,村主任和幾個村干部都說昨天晚上的電視,說養蟹的孫先富,說沒想到我們和尚埂還有這樣的人物,螃蟹都養到電視上了,我們身為村干部卻不知情,這事要是傳到鎮上,鎮長一定會怪罪我們村干部的失職。所以,這事不能拖,必須第一時間匯報到鎮上。 第二天,鎮長就帶著幾個下屬來到和尚埂,和村主任一起去了孫先富的蟹塘。 大家興致高漲,參觀了一番后,鎮長當即決定在全鎮樹立孫先富這個養蟹模范。前幾天鎮長在縣里開農村新項目會議時,還在為全鎮沒有一個特色產業犯愁。看到其他鄉鎮都有養雞場、養豬場、蔬菜大棚等項目,而自己鎮里除了種水稻種樹苗外,其它項目一個都沒有。現在一下冒出了養蟹的孫先富,不啻于發現了新大陸。 鎮長拍了拍孫先富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可以再擴大養殖規模,辦一個大型的養蟹場,是和尚埂的養蟹場,也是全鎮的養殖示范戶。也就是說,你養螃蟹不只是為你個人養的,更是為全鎮人養的。” 孫先富激動地搓著手,他沒想到會驚動鎮長,鎮長會親自到他家來參觀他的螃蟹,還會拍他的肩膀跟他說話。一股暖流順著腳底升上來,一下就流遍了他全身。孫先富是個老實巴交的人,當初他養螃蟹只是想掙點錢,比在外打工強點就知足了,從沒想過要辦什么養殖場。他望著鎮長,囁嚅著嘴說:“擴大規模要成本,可我手頭上沒那么多資金。” 村主任聽了,在一旁說道:“我說孫先富,你真是個木頭腦袋,村里鎮里不都會給你大力支持嗎?沒資金,鎮長幫你貸款;沒地皮,村里撥給你,你還顧慮什么。鎮長,你說我說得對不對?” 鎮長說:“主任說得對,有鎮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你還有什么困難盡管說,我們幫你解決。” 孫先富看看鎮長,又看看村主任,最后說:“你們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村主任不滿地說:“怎么是我們說怎么辦就怎么辦?現在是鎮長支持你,這個養蟹場,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你表個態。” 孫先富說:“好,我聽領導的。” 鎮長笑著說:“這就對了。” 鎮長說話辦事,果然雷厲風行,回到鎮政府后,當晚就安排鎮上的信用社,給孫先富送來了十萬元的貸款。第二天,由村主任出面,又租來了兩臺挖土機。不到半個月,就挖好十幾畝蟹塘。隨后,孫先富從浙江購來了一批蟹苗,投放進新挖的蟹塘里;為管理方便,又在蟹塘邊建了幾間房子。一家人住進了養殖場,孫先富的螃蟹養殖場,就算正式掛牌了。     --- 二   和尚埂離縣城有三十里的路,自從孫先富在電視上做了廣告,消息一下就傳開了,縣城里的一些酒店、土菜館、農家樂圖方便,直接來和尚埂孫先富家定購螃蟹,不再去外地采購。城里人事情多,愛講究,尤其是飲食。螃蟹不像那些瓜果蔬菜,從外地運到本地后,幾乎都是冷凍的死蟹,哪有在當地方便,省了一筆運輸費不說,最重要的是新鮮。 就這樣,孫先富的螃蟹一下熱銷起來,供不應求了。那些附近的村民就更不用說了,每天都有三三兩兩的外村人,來孫先富家的蟹塘邊站站看看,然后走進去,提幾斤螃蟹出來。鬧得和尚埂再次沸沸揚揚,孫先富也再次特別起來。 沒人說得清這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這對孫先富是福還是禍。和尚埂人迷糊,孫先富自己也迷糊,他不知道自己一下就成了大老板的樣子。這大老板的感覺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通過別人的目光,通過別人臉上對他的表情,通過別人跟他說話的語氣賦予他的。是把一種虛無的事情變成了一種實在,變成了一個具體的、能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 孫先富的養蟹場,終于成了所有來到和尚埂的人,第一個要去看的一處景點。好像是一棵古樹,一座古墓,突然被發現了,那就必須要去看一看。 孫先富每天天一亮就起床,他要查看蟹塘的水位,要去鄰村豆腐店裝豆腐渣,還要到河溝里拉螺螄。豆腐渣、螺螄、南瓜和紅薯,這些都是養螃蟹少不了的飼料。養蟹不像養雞養鴨,每個環節都要到位,疏忽某一細節,螃蟹就會犯病。做這些事雖不是很累,但必須要細心。他惟恐把螃蟹養死了,將會給自己帶來多大損失。所以,孫先富每天都像機器一樣轉個不停,而他的女人只負責銷售,每天對前來上門的顧客,笑臉相迎,熱情招呼。 接下來,和尚埂人像是終于發現了孫先富與別人的不同一一 “你看他腦門是不是挺大,聽人說腦門大的人,生來就聰明。” “是大,這家伙從小腦門就大。” “你們有沒有注意看,他眉毛上還有一顆痣。” “看到了,聽人說眉毛上生痣是福痣!” “……” 又過了幾日,省城日報的新聞記者消息來得快,幾個扛攝像機的匆匆來到和尚埂。不知是誰打的電話,現在的報社都搞有償報料,只要打個電話過去,報社都會給錢。記者將鏡頭對準孫先富和蟹塘,咔嚓咔嚓地一輪拍攝,記者要報道孫先富養殖螃蟹的事跡。記者采訪他是如何走上養殖業這條路的,其中經歷了多少困難,爾后又是如何擺脫困境,現在致富了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一連串的提問,讓孫先富不知如何回答。他硬著頭皮,只簡單地說了幾句,便躲避了,孫先富受不了這樣的折騰。 第二天,日報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報道。通過記者的妙筆,報道里簡直是為他把螃蟹又重新養了一次,而且是又肥又大。報道上還說他是養蟹大王,是農民創業家,是勞動模范。孫先富不知道媒體的厲害,螃蟹自然又火了起來。遠近村民,騎電瓶車的,騎三輪車的,開小車的,紛紛前來和尚埂排隊買螃蟹;縣城那些酒店、土菜館、農家樂定購的數量,也翻倍地往上漲。孫先富雇了幾個人幫忙,他女人天天早早就起來,把養蟹場門前的水泥地面清掃得干干凈凈,都能照出人影來。 以前,村里人見到孫先富可以不搭理,現在不這樣了;現在他們看到孫先富時,都是笑著臉,很熱情地跟他打招呼,像對久別的親人那樣。總之,不再那么隨便,那么無所謂,那么不當回事兒。孫先富是養蟹大王,是農民創業家,是大老板,更是名人了。人們對名人怎樣,現在都在孫先富身上有了體現。 對人們的言行舉止,孫先富不習慣,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這是怎么了。自從養螃蟹以來,他幾乎沒有一天閑過,人本來很瘦小,就顯得越來越瘦小。出奇的是他那雙眼睛,漆點一樣,三天三夜不沾枕頭,竟無一絲一縷發紅的顏色。 他很感激這幾年,七折八騰,終于認清了自己,自己要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前些年在浙江打工時,他看到當地人在稻田中養螃蟹。成本不大,只要在稻田里挖幾條一米深的溝,就能養殖,收入很高。他在打了兩年工,有了點積蓄后就回村開始養螃蟹。從春季到秋季,一年下來,有了十來萬的收入。人心是無底的,吃了五谷就會想六味,上了一層樓,就想上兩層樓。他計算過,如果把家里的七八畝水稻田全部養蟹,靠他和女人是不行的,人手不夠就必須要招人。按一般的情況,平均每人每月照一千五百塊發工錢,這個工資并不高,但對于村人來說,尤其是一些不出門打工閑著沒事的,這一千五元還是饞人的數字。孫先富估計,只要一放出這個風,要來的人肯定會擠破門檻。到時候要誰,不要誰,他就是老板,是總經理,說不定也有人來走后門了。他心里有數,誰可以要,誰不能要,他不招收那些頭腦機靈,問題又多的人。那些人只會給他惹麻煩。他要幾個老實巴交的人,這些人除了干活,別無他長;而這類人在村里是大量的,招收他們,一來可以使自己手頭不緊張,二來他們會拼著命干活的。 可是,出乎孫先富意料的是,電視廣告播出后,村里人只在議論,來找他要干活的卻寥寥無幾。他百思不解其中的緣故,讓女人出去打聽,卻什么也沒打聽到。 村里沒幾個人來干活,他就找外村人,找他的親戚。當他的螃蟹開始出售,遠近十幾里內的小販都來購買,他才有勇氣去電視臺做廣告。他是個沒根沒基的人,縣里沒靠山,鎮上沒熟人,憑的只是自己的一顆腦袋和一雙手。沒想到都驚動了鎮長,鎮長還要求他擴大規模,這才讓他對養螃蟹更有信心了。   ---   三   這天早晨,突然有人看不下去了,其實一村人早就有些看不下去了。有人對著孫先富家的養蟹場方向,大聲說道:“就他一人顯圣呢,整個和尚埂都快放不下他狗日的了。”這一聲怨言又清又脆,從村頭傳到村尾。 “是啊是啊,都兩個多月了,又是鎮長又是記著,一村的風頭都歸他一個人了,連袁老師也沒有他這么大的名聲。”有人附和。 “你看,袁老師出門誰搭理他,孫先富出門就不一樣。” “可不,人家現在是大老板了,袁老師只是個退休教師,能比上他孫先富嗎?” “對對,現在的世道,有錢人就是不一樣!”…… 這些話一出口,像冬日里刮到臉上的西北風,讓人不禁打一下寒顫。一種被冷落的滋味,突然就在村里蔓延開來,仿佛孫先富正騎在他們頭上拉屎,包括袁老師。 于是,村人開始找袁老師。 袁老師是和尚埂唯一的老教師,一生教了四十多年書,五年前退休。雖談不上是衣錦還鄉,卻仍是躊躇滿懷。因為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有當縣長的,有當總經理的,也有做包工頭的。最有臉面的是他女兒,竟是和尚埂第一個大學生,現在省城做了記者。如今在和尚埂,小一輩的稱他老師,老一代的仍叫他先生。他又被鎮上委任為文化站長,參與鎮里文化上一些活動,算得上是和尚埂的知名人物。 孫先富,他算是個什么角色?袁老師一直沒把他放在眼里。但是近幾個月,孫先富的影響越來越大,幾乎成了和尚埂的頭號新聞人物。人人都在說他,又幾乎時時在威脅著、抗爭著他。現在聽到村人這么一議論,袁老師的心里就開始憤憤不平起來。 他還在鎮中教書的時候,孫先富是他學生,又瘦又小,家里守一個瞎眼母親,日子窮得是什么模樣?冬天里穿不起襪子,麻桿子細腿,垢甲多厚的,還尿床,一條被子總是曬在學校的院墻頭上。什么時候能體面地走到人前呢? 初中二年級時,孫先富的姐姐要出嫁,家里要的彩禮多,甚至向男方要求為他瞎眼的母親買口壽(棺)材。這事傳到學校,學生們都笑話,結果讓孫先富抬不起頭,沒到放寒假時,孫先富便卷了被子回家,再也不去上學了。回家務農幾年,孫先富個頭還是不長。犁田他不會,插秧他不會,一直到瞎眼母親過世、老婆娶進門,他依然是什么都沒有。就這么個不如人的人,出門打了幾年工,回家養了兩年螃蟹,竟然一下爆發了。 “哼,現在什么人都要富起來了!”袁老師一邊在村里轉悠著,一邊心里不服氣。當他遠遠看見孫先富在他家蟹塘忙活時,嘴里就恨恨地唾了一口:我還不如你嗎?就算你有錢,可你活的什么人;我姓袁的一家三口,兩個拿國家工資,我雖退休不教書了,全鎮上誰不曉得我,我還不如你? 走到村口,村口金鎖家正在修理房子,木工幾個,泥瓦工幾個,亂糟糟的忙成一片。他們見了袁老師,都停下手中的活打招呼。袁老師走過去,對著山墻頭腳手架上的金鎖說:“哈,收拾房子呀!” “是袁老師呀!我給您拿煙!”金鎖說著就跳下腳手架,“房子舊了不收拾不行了,我再蓋一間,準備開個超市。” “看孫先富掙錢惹紅眼了吧。”袁老師笑著說。 “他掙他的大錢,我找我的小錢,找幾個是幾個,田上也掙不了,總得想辦法,不能閑著呀!” “那是,那是。” 隨后金鎖把話題一轉,說道:“袁老師,我家房子修好后要找您呢,超市營業證還沒辦到手。” 袁老師知道金鎖要說什么了,便說道:“前段日子我在鎮上聽鎮長說過,現在一些證不好辦呢。” “我曉得難辦。”金鎖說,“我不認識人,肯定辦不到,到時要全靠袁老師您了。” “好的,我跟鎮長說說,看行不行。” 袁老師想馬上走掉,金鎖卻死死拉住他說:“只要袁老師您出面,一句話的事,還能辦不行嗎?袁老師是什么人,誰不知道呢。” 這話說到袁老師心上了,袁老師笑著說道:“話不能這樣說,好多事是想不到的!就說孫先富吧,他幾年前時會想到現在能這樣財大氣粗嗎?” “是啊,是啊!袁老師,你知道嗎?聽說他手頭有這么些票子了。”金鎖壓低了聲音,手一正一反晃了晃,繼續說,“他怎么就掙了這么多,政府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不能讓他富得這么快呀?” 袁老師聽得耳臉已經發燙,心里開始不爽,嘴上卻說:“富不富那是人家的事,我也有事了。”說著轉身離去。 金鎖在他身后喊著:“袁老師,那事就托付您老了。”                                  四   孫先富聽到村人的議論,愣了愣,陡然間心里就有了恐慌。 他女人氣不過,看著焉下去的孫先富吼道:“怎么啦,我們偷誰搶誰了,人家是說我們家的螃蟹,這樣才說到你,又不是讓你跟袁老師爭什么。” 孫先富是沒有招誰惹誰,可在村里,他再看到袁老師的時候,便突然感覺矮了半截,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他覺察到袁老師前幾天看他時,眼睛里有一股說不上來的冷氣,好像是他孫先富在背后捅了袁老師一刀。孫先富不知道怎樣對付這個局面,像在飯菜里吃到了死蒼蠅一樣難受。 緊接著,和尚埂突然又刮起了一陣風暴。 這天一早,縣城酒店、土菜館、農家樂買螃蟹的車子剛進和尚埂,正在村口散步的袁老師,看到又是來買孫先富的螃蟹,臉就沉下來。也不知為什么,他竟攔停了車子,隨口就編了個謊:“前幾天,孫家把那些死蟹對外出售,你們不知道,還來買他家的蟹?這事報紙咋就不報道一下,報紙不負責任。” 旁邊有人圍上來,也附和著:“孫家的螃蟹不衛生,把村里那些死雞死鴨扔蟹塘里喂蟹。” 從這天起,誰來和尚埂買蟹,村人的臉色就會陰沉起來,他們說孫先富賣蟹時在秤上搗鬼,克扣斤兩;他們說孫家的螃蟹,都是用化學藥水清洗過一次后才對外出售,有害身體健康。總之孫先富和他的螃蟹不地道,賺黑心錢,傻子才買他家螃蟹。 一夜之間,孫先富在和尚埂變得特別可恨起來,好像他曾經偷過誰家的雞,非禮過誰家的女人,扒過誰家的祖墳。就連鄰村一直供應他家豆腐渣的豆腐店張麻子,不知是聽了誰的蠱惑,這次也跟孫先富突然翻了臉。張麻子到了孫家冷著臉說:“孫老板,從今天起,我家的豆腐渣每擔比以前漲十塊錢,你若不要,我就賣給豬場了,這個價他家搶著要呢。” 孫先富聽后,愣了愣,不知道張麻子怎么突然要漲價,鬧得是哪一出。養螃蟹是離不開豆腐渣的,他只好點頭答應,愿出這個價錢。 可很多事情是人難以預料的,一旦有了第一,定會有第二,就像是無形中的某種規律,你想躲都躲不了。孫先富前腳把張麻子送出門,一直在他家養蟹場干活的孫拴柱,后腳就進了門。 進門后的孫栓柱一去往常的常態,不再像是個干活的,倒像個老板。孫拴柱底氣十足地對孫先富說:“孫老板,我不給你家干活了,我姐夫給我在縣城的建筑隊找了活,包吃包住,一百塊一天,我下午就去,你把我這月的工錢算一下。” 孫先富一臉驚訝,生氣道:“拴柱,你沒看出來呀,現在一村人都在拆我的臺,連你也不幫我嗎,我們可是沒出五福的兄弟哩。” 孫拴柱也冷著臉說:“不是我不幫你,是真幫不了,我們是兄弟不假,可我也要錢養家糊口,誰不想要高一點的工錢?” 孫先富說:“想走可以,你應該早幾天說,現在你突然說不干了,我臨時到哪叫人頂替?” 孫拴柱說:“這是你的事,與我與關。你也知道,這段時間我跟你一起被人挨罵,在外人面前,我可沒說過你一句壞話。” “我知道,你走吧!”孫先富氣得揮著手說。 “那我走了,回頭你把工錢給我女人就行了。”孫拴柱笑了一下,說著就出了門。 孫先富木頭一樣,臉上一層灰白。 那天晚上,從來不喝酒的孫先富在家喝了半瓶白酒,醉得吐了一地。天亮起來時,頭昏腦漲的,一種說不清的滋味涌上心來。他百思不解的是,自從養蟹后,收入一天天多起來,而人緣卻一天天成反比地下降,村人都不像以前那樣看他了。是自己沒處理好跟村人的關系,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們嗎?沒有!自己一直都很小心和他們處事。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他想,現在必須有個人出面,幫他緩解跟村人的關系。可村里誰有這么大的臉面?他把村人挨個數了一遍,數來數去,最后,他數到了袁老師。 在和尚埂,袁老師是最有威望的人,沒人不給他面子。他現在必須靠近他,爭取袁老師的同情和支持。他想,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和袁老師搞好關系,更不能與他爭辯是非曲直;況且自己曾經還是袁老師的學生,袁老師是看著自己長大的。 孫先富早飯都沒吃,就匆匆到了袁老師家。 一進門,見袁老師的老伴在掃地,孫先富便笑著招呼著:“師母掃地呀?” 袁老師的老伴見是孫先富,先是一愣,接著笑了說:“是哩是哩,家里一天不掃,就臟得不成樣了。” 孫先富問:“袁老師不在家嗎?” “一早就出去了,你找他有事嗎?” “沒事,今天正好有空,我就想來和袁老師說說話,好長時間都沒來了。” “你可是沒事不來的喲!”說著,袁老師的老伴就問起他養蟹一年能掙多少錢,銀行已經存了不少吧?孫先富自然打著哈哈,袁老師的老伴說了一堆:越有越小,越小越有;你擔心什么,我又不向你借。兩個人就都笑了。 孫先富說:“這世上最難掙的就是錢,你家兩個人拿工資,一年能存幾萬?” 師母說:“還存幾萬?空空的。我家比不上你,你袁老師好客,哪天家里不來人,吃吃喝喝的都是錢買的,都被吃光了。” 孫先富說:“在村里,像袁老師這么威望的人有幾個呢,你家可是書香門第,哪像我家,大小不識幾個字,就算有吃有喝,也是不甜不香的。” 正說得熱鬧,袁老師回來了。孫先富站起身問候,從口袋里掏出煙給袁老師抽。袁老師喊老伴:“把柜子上煙拿來。”轉頭看到孫先富手上是當地有名的金“黃山”煙,老伴拿來的是7元錢一盒的“紅雙喜”煙。袁老師心想,小個子現在果然有錢,都抽25塊錢的煙了。他又喊老伴:“家里那盒中華煙呢?” “什么中華煙?”老伴不識字,其實家里根本沒有中華煙。 “抽完了?”袁老師說,“那你到金鎖家超市買兩盒來。” 孫先富明白袁老師這是在給他顯排場,心里有了一種受寵的感覺,袁老師對誰會這樣大方呢?袁老師轉頭問他:“你這一大早的找我有什么事?” “沒啥事。”孫先富說,“袁老師見多識廣,雖然退休,可您老德高望重,我們晚輩做事還要您老多多指點呢。” 袁老師說:“指點談不上,只要我能幫上的,不管是誰家,我一定會幫,你要是有事,就直說。” 孫先富說:“也不是什么大事,袁老師是文化站長,我想讓您老出面,幫我到鎮上電影院說說,讓他們來村里放一場電影,就像前些年那樣的下鄉電影,我想包場。” 袁老師一驚:“包電影?現在看電影都去電影院了,誰愿意來農村放電影?再說家家都有電視,沒人看電影了。” “年輕人是不看,上了年紀的會看,這兩年我光顧著養蟹,疏遠了村里人,我想包場電影給鄉親們看看,村里好多年沒放電影了,也豐富一下農村的文化。” “這個想法不錯,可你叫我去鎮上電影院說,我算什么人物,人家電影院會聽我的?這事還是你自己去說,我幫不了這忙。”袁老師一口拒絕了。 沒想到袁老師不肯出面,孫先富知道,說再多也不起作用,就起身走了。 從袁老師家出來,孫先富連家也沒回,直接到了鎮上電影院。電影院經理聽了他的來意后,竟滿口答應了他。     五   孫先富一走,袁老師也出了門。他是去村口金鎖家的超市,金鎖超市的營業證是他幫忙辦的。見他來了,金鎖殷勤得不知如何才好。袁老師說:“怎么樣,超市生意還不錯吧!” “不錯,不錯。”金鎖說,“都是托袁老師的福,我才開成了超市。” 袁老師笑了,說道:“那你也不慶祝一下呀?” 金鎖說:“要慶祝,中午在吃飯,我們喝兩杯。” “我不喝你家酒,你要是真慶祝,你就包場電影,讓和尚埂人都看看,這樣你超市生意會更好的。” “包電影?現在沒人看了,電視都沒人看呢,再說我上哪包呀?金鎖皺了一下眉頭。 “上鎮里電影院,現在電影院不景氣,他們求之不得有人包場,只要出錢就行。” “一場電影沒千把塊,電影院是不會來的。”金鎖有點舍不得。 “你呀,這一輩子就知道摳錢。”袁老師搖著頭說,“你想想,以后大伙都來你家超市買東西,別說一千,一月你就能賺一萬;要是都不買,你超市還能開下去嗎?你不知道,人家孫先富這次吃了虧,還包了一場電影。” 金鎖沉吟了片刻,咬牙同意了,他有些擔心,說:“他包電影,我也包電影,早不包晚不包,偏偏一起包,這不明顯跟他過不去嗎?” 袁老師說:“他包他的,你包你的,這有什么過不去的,你只管出錢,剩下的事我給你辦。” 金鎖無奈地點頭答應。 袁老師就去了鎮上,鎮上只有一家電影院,已經被孫先富先包了,沒有第二家電影院。袁老師為難起來,這時,鎮長打來電話說,縣文聯組織了一個歌舞團搞文藝下鄉匯演,豐富鄉村的精神文化,讓他安排一下去各個村的演出。袁老師放下電話,一下來了精神,真是雪中送炭,當下就把歌舞團來本鎮的首場演出,安排到了和尚埂。 結果,雖不是對臺電影,但卻是對臺戲。一個在村口金鎖家門前的曬場上,一個在村尾的空場上。全村人最先知道孫先富家包了電影,一些小孩們沒看過這種露天電影,天沒黑就早早來到影幕前。后來又聽說歌舞團來村里演出,一起都去看唱歌跳舞了。 等到孫先富家的電影放映時,電影幕前只有幾個年紀大的老人;而村頭的歌舞場前,卻黑壓壓地坐滿了人。大家看著笑著,熱鬧非凡。 孫先富沒想到事情會成這樣,本想給村人辦件開心事,竟是這樣的結局。電影還沒放完,他女人就哭哭啼啼埋怨他,不該包這場電影,讓村人看笑話。孫先富心里也苦得難受。夫婦倆送走了放映員,關起門睡覺,都沒說話。 兩口子躺在床上,嘆著氣睡不著,接著又披上衣服坐起來,嘰嘰咕咕說起話來。 男人說:“我們沒害過人吧?” 女人說:“我們沒害過人。” 男人再說:“我們怎么會害人呢?” 女人再說:“我們從來都不害人。” 兩口子說來說去,最后就說到袁老師,懷疑是他從中搗了鬼。 男人又說:“我們和他沒什么仇呀?” 女人又說:“我們跟他哪有什么仇?” 男人再說:“沒仇。” 女人再說:“沒仇。” 一直嘮叨到雞叫。                                                  六   金鎖在家想了幾天,懊悔自己不該聽了袁老師話,那晚和孫先富唱對臺戲,過了頭。他養他的蟹,我開我的超市,河水不犯井水,他孫先富又沒招我惹我,自己這是何苦?越想越覺得虧欠孫先富。這天一早起來,就悄悄到了孫先富家,買了五六斤螃蟹。 他女人嚇了一跳,驚訝地瞪著眼睛,看到提著螃蟹回家的金鎖,以為是看錯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直不喜歡吃魚吃蟹的男人,怎么突然買起蟹了,而且還是在孫先富家買的?女人不滿地埋怨著:“一村人都不買他家的蟹,發什么神經,你這是有病呀?” 金鎖把嘴上的煙吸了最后一口扔掉,嘆了一聲說:“你以為我想吃,我是讓他知道,我一向對他不薄,一村人都罵他狗日的時候,我金鎖還買他家蟹。” 女人說:“你就不怕惹村人閑話,說你不團結大家?” “誰要說,讓他說去,他孫家把生意鬧大了,讓一村人看不慣他,我也是做生意的,我不能再跟著攪合了。” “你這是想買人家好,可你前幾天做的事,人家現在都恨死你了。” 一提到這事,金鎖啞口無言。 要是金鎖不買螃蟹就好了。那天中午,一家人吃了孫先富家的螃蟹,不到半下午,一家人都中了毒。先是金鎖的兩個孩子,上吐下瀉,嘴唇發紫;接著金鎖和他女人,肚子也疼痛不止,全身瘙癢。幸虧發現得及時,村人把他們送到了醫院。 有人立即報了警。不一會,鎮派出所就來了人,兩個民警到了孫先富家,將他帶走了。 和尚埂又是一村的熱鬧。村人陰沉了多少日子的臉上,終于燦燦地放了晴。大家過節一樣笑著,樂著,話也多了起來。 “狗日的膽也太大了,竟敢下毒,不抓他抓誰?” “剛有了點錢,就不知天高地厚。” “抓得好,這種人就要讓他坐牢。” “真沒看出來,他用這種手段報復金鎖,連人家小孩都不放過。” “這叫什么來著?噢對了,是叫無毒不丈夫……” 這時,有人又翻起他小時候尿床,偷菜,扒女廁所的事,說他一直就不是好人,說他目中無人,活該遭報應……村人七嘴八舌,把牙齒咬得咯咯響。 袁老師手捧著茶杯,在人群里來回地走動著,也跟著大伙摻合幾句,說:“這做人啦,什么時候都別太自大了,早晚都會翻跟頭的。” 村人都點頭。 出奇的是,在孫先富被抓的第二天,他家蟹塘里的螃蟹死了很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趁孫先富不在家,在蟹塘里投了毒。他女人也報了警,可民警查看了一下現場,沒查出什么線索,也就不了了之。 孫先富是第三天被放回家的,派出所查明了金鎖一家人中毒的真相。原來是食物中毒,并不是人下毒,中毒與孫先富無關。醫院在給金鎖一家人洗胃時,發現胃里有螃蟹、香瓜、梨子、飲料,這些食物是不能和螃蟹混在一起吃的,是相克的。 回家后的孫先富,看到滿塘發紅的死蟹,欲哭無淚。他去找鎮長,鎮長正忙著自己工作調動的事,哪里還顧得上他的事。 養蟹場就這樣垮了,螃蟹無法再養下去。孫先富終于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一切都被威風掃地,再無半點大老板的痕跡。過了沒多久,村里又有人開始同情起孫先富,說他人聰明,頭腦靈活,為人不錯…… 此時的孫先富很少出門,話也極少。倒是村人對他這樣的狀態非常滿意,偶爾迎面碰到時,會主動跟他打招呼。     ---   作者簡介:孫功俊:男,安徽廬江人,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i64h2y2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