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所有偉大的改變,   都是從孤獨開始。   有過一段極其沮喪的日子,第一次感受家庭在一個人命運中的作用。   白天在新西蘭超市做收銀員,晚上到小餐館后廚洗碗,榨干自己所有的時間,為去一所野雞大學攢學費。夜深人靜時翻開人人網,高中大學同學們正在我向往而不得的遠方,他們在悉尼歌劇院下留影,在埃菲爾鐵塔下生活,在阿爾卑斯山上滑雪,在哥倫比亞大學里以書遮面……恣意地笑著,在不用去操心什么的二十三歲。   幸好人人網可以隱身,不然我天天出現在她們的主頁,附帶一張凄楚的大臉。   不是沒把自己套入過她們的生活里。(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的家庭能夠承擔昂貴的學費,是不是我也可以出現在相似的背景下?   我一定馬上辭掉收銀和洗碗的工作,省下每周數十個小時去申請心儀的學校,我的成績可以很棒,因為我足夠專心,我會自信滿滿地發言,把每一份論文做到完美,我會花很多的時間到圖書館或是尋找大公司兼職的機會,我要做同學眼中那個活得無比聰慧的亞洲小妞,我要全是A的成績還有金光燦燦的未來……我保證不去買那些奢侈的東西,我也不去參加鬧哄哄的派對,我只是祈求自己不必再活得這樣哆哆嗦嗦,不必計較哪里的食物最便宜,不必擔心房東太太會漲房租,不必讓這雙手泡在污水里而不是翻著書本……   也許,我也可以成為很厲害的人吧?   我就這樣哭起來。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不優秀,而是無論我多努力多優秀,都有一道切切實實的屏障,橫在我與中產階級子女的中間。那是我能超越的距離嗎?二十三歲的我不知道。   這樣的自卑一直緊跟我,人在異國,更是被富有的年輕人包圍,我原是一個晴朗的人,卻養成了不大說話的習慣。不說話的人,只有去讀書,這一下,就讀到了很多人的命運:(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讀林清玄,臺灣高雄走出的標準貧家子弟,十八個兄弟姐妹餓到吃蟑螂。年少時立志做作家,為了出人頭地,十分勤勉,家庭條件不允許,他便從學校借書來抄寫,一邊種田一邊寫作,直到一次機會文章終于被人知曉,便從此一直寫下去, 寫進了中小學課本,寫進了文學殿堂,而時至今日,60多歲的老人家,依然堅持每天寫下幾千字。   讀麥當娜,一個普普通通的密歇根大妞,19歲去紐約闖蕩,除了懷揣的夢想便只有35美元。在這個被譽為世界中心的地方,她被人持刀要挾在天臺強奸,出租屋接連遭盜竊,為交房租甚至去做了裸體模特…屹立樂壇多年后才道出這些辛酸,彼時她已是最賺錢的女歌手。   讀奧普拉·溫弗瑞,出生時已被牢牢印上私生女身份,9歲時被堂兄強奸,14歲生下第一個孩子,在社會底層的大染缸,喝酒,抽煙,吸毒……后被送入父親那里管教,人生在17歲那年發生轉折,帶著田納西州黑人小姐的桂冠,走進觀眾的視線播報新聞,挑剔的觀眾說她太丑,她的上司甚至想帶她去整容,可是才華和努力從不噤聲,再后來,她的光鮮被我們看到,人們叫她身價億萬的脫口秀女王,也稱她改變世界的人。   還有李嘉誠,莫言,奧巴馬……   這世界真不公平,讓這么多有才華的人出生卑微,但大概,他們從沒有哀怨世界的不公,所以才能一直奮戰到我望不見的高處吧。有一句話這樣講,你所浪費的今天,是無數將死之人所奢望的明天,而我想,我所哀怨的起點,也是無數人羨慕而不得的高處吧。   那,還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的?   在經歷了五年多心無旁騖的賺錢,閱讀,寫字,這些近乎苦行僧式的努力后,我的生活終于出現了轉折,在出書之后得以辭掉不愛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自己熱愛的文字中,我從一個自怨自艾的人,到一個半分鐘都不敢浪費的旁人眼中的瘋子,到終于能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五年的努力,不能說一下子改變了命運,任何一點“得到”都來得緩慢,需要耐性,我只是在通過不懈的堅持,形塑了命運,讓它漸漸走出一條不同的軌跡,通向我希望的地方。而在這里,我從自己的經歷里總結出一些規律,如果你有一天淚水漣漣,向命運討要公道, 希望以下的這些可以幫到你:   第一步:拼命賺錢   無論你在做什么工作,擺攤還是流水線,記得這只是你改變命運的起點,不必卑微,不必絕望,所有需要改變的命運,都不會太簡單地開始。既然你別無選擇,那就盡你所能去奮斗,再不要相信懷才不遇,哪怕身懷絕技,經濟也是你的基礎。天底下能賺錢的工作很多,無論去做家教還是擺攤,是去加班還是做餐館幫工,為自己立下一個目標,這一年要賺多少錢,并且勤力去實現它,先讓自己的銀行賬戶厚實起來。 大學一本專業畢業,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收銀員,第二份工作在后廚洗碗,第三份工作在咖啡館做女招待,還在流水線上包裝過奇異果……別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所有偉大的改變,都是從孤獨開始。   第二步:瘋狂攢錢   世界對年輕人的誘惑很多,太多消遣都在消耗你的經濟基礎。很輕易就去把一二百元花在吃飯,逛街,聚會上吧!想沒想過如果攢下這樣的支出,一年你就會多出1000-2000元的收入,如果再狠下心來,便會節省更多。一面勤力開源,一面安心節流,多看理財書,在網上學習理財知識,養成不浪費的習慣,認真記錄支出。當你有了足夠的金錢,世界對你的限制,就少了許多。你對世界失望的時候,起碼還有錢安慰你,這是你付出的努力,它一直陪伴你。   第三步:把錢置換成技能   當有了一定的積蓄而自己又止步不前的時候,就去把這些錢換成知識或技術吧!不要吝嗇花在學習上的錢,學車,學英文,學電腦,學演講……盡力去學那些能夠改變你未來的技能。但也不要花冤枉錢,先以自學的方式堅持個人增值。那5年中,我學了車,學了商科,學了調酒,學了房地產中介課程,這些事對于一個打工的女孩來講,似乎是匪夷所思的努力,但是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如果生活中缺失了任何一個步驟,我都不會擁有現在的生活。   第四步:用技能換更好的工作   當你有了足夠的經濟基礎和一技之長,就去尋找更好的工作吧。人生不是用來去找一個鐵飯碗,而是去體驗不斷向上的過程。當你覺得對現在的工作已毫無熱情,且它無法給你任何進步空間,那么,就別再拖延,準備去迎接新的挑戰吧!你已經擁有了改變命運的能力。   第五步:重復這四步,不要停下來   如果一個普通的人要改變命運,努力是必須的,堅持的品質也必不可少。   這路上不停有人問我,你現在還是像從前那樣努力嗎?   我的生活節奏基本沒有改變,已經習慣了高密度的生活:每天寫3000字以上,走跑5km,看一集ted,帶社群做自律活動,每周讀2本書,看2個電影,摘抄心得,不敢松懈。   為什么要這樣努力?   從社會底層一路來到不必太辛苦的這里,深知停下來休息一會意味著什么,若有人來問我,“一個人該怎樣改變命運?”“努力努力再努力!”除此之外,我再找不出別的解答。不努力,別想找借口說“我不幸運”。   知乎上有個問題:努力了七年卻依舊被中產階級家庭子女完爆,我該如何調整心態?   悄悄留言:為接近中產階級的命運,狠命努力5年, 停下來發現,當你努力到無暇顧及他人命運的時候,你的軌跡已經發生了太好的變化…… +10我喜歡

零度生存理念的前提是順其自然,不要刻意索求。因此,主張人生沒必要追求十全十美。我們當然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但人是無法追求到十全十美的。我們面對的人生復雜多變,波詭云譎,以致無人能始終如愿如意。   做事情也是這樣,誰都難免出差錯,有幾次,當我必須告訴我兒子我在某件事上做錯了時,我很擔心他不再愛戴我。但我非常驚奇地發現,他因為我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更愛我。比較起來,他更需要我誠實、正直   然而,有時人們并不能正確對待自已的過失。也許我們的父母期望我們完類無瑕;也許我們的朋友常念叨我們的缺點,因為他們希望我們能夠改正。而他們難以諒解的是因為我們的過失總在他們最脆弱的時候觸痛了他們的心。   這讓我們感到負疚。但在承擔過錯之前,我們必須問問自己那是否真是我們應該背負的包袱。     我是從一個童話中得到啟示的。一個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圓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我,于是它滾動得非常慢,從而領略了沿途美麗的鮮花,它和蟲子們聊天,它充分地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它雖然找到許多不同的碎片,但它們都不是它原來的那一塊,于是它堅持著繼續尋找…直到有一天,它實現了自己的心愿。然而,錯過了花開的時節。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它毅然舍棄了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也許正是失去才令我們完整。一個完美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有缺憾的人,他永遠無法體會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覺,他永遠無法體會愛他的人帶給他某些他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東西的喜悅。   一個有勇氣放棄他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是完整的;一個理直氣壯地敢于承認自己是有缺陷的人是完整的—因為他們經歷了困難的心路歷程,卻成功地抵御了這種不幸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缺憾的陷阱。你不會因為一個缺憾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場賽跑,最好的選手也有失誤的記錄,最差的隊員也有輝煌的一天。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當我們接受自已的不完美時,當我們能為生命的繼續運轉而心存感激時,我們就能成就完整,而別的人卻渴求完整當他們為完美而困惑的時候。   是的,人生不能十全十美,我們也不必去妄求人生的十全十美。 +10我喜歡

文/馬富海 “今天咱們一定得回去!”鐵早上起床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但這話更像是對自己說的,他沒有看妻一眼,更多的原因是要故意回避妻的目光。他怕面對著一雙明亮的牟子,因為那雙牟子發出的光,會讓他內心的秘密無處躲藏。   鐵一直用不停的忙碌來掩飾著:他穿衣、洗臉、做飯、掃地、吃飯、刷碗......鐵一直低著頭,目光只盯著手里的事務,從不斜視。但他依然感覺到妻在觀察他。他已經連續三四個夜晚失眠了,內心的煎熬,不穩定的情緒,使心里的事肯定難逃妻子的法眼。但鐵考慮的不是如何向妻子解釋自己的反常和不安,而是在思考如何面對回家后可能出現的狀況。   “我和孩子不回去了,行么?你看天也太陰了,預報也有中雨。”   妻忽然說出這個意見,令鐵怔了怔,并迅速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勉強吐出一個笑臉:“好啊!本來讓你們回去,就是順便回家見一見爸媽。咱媽總念叨你們娘兒倆。至于添箱做客應酬上的事兒,讓你們跟著去,不過是給我裝面子罷了,去不去都行。”   妻笑了:“呵呵,你希望我們一起回去,我們就跟你一起回去,省得你回老家丟面子!”   鐵意識到,妻這樣說,是在故意逗弄他,但鐵現在的心思,還回不到妻身上。他也知道,一個人在事前的煎熬,是心情最緊張和難受的,真要面對事實的時候,人反而坦然了。而現在,他正是在事前的煎熬之中,想拔身而出,卻是心不由己。   “咱們包個車回去,把你的面子給足足的,怎么樣?”妻繼續調侃,她仿佛看著情緒不安的鐵,是一種享受。   “不好吧?”鐵下意識的回答。“搞得像衣錦還鄉似的,多淺薄。”   “那咱們坐公交,下公路了,步行回去。這樣多接地氣!,多親民!”妻繼續打趣。令鐵不得不把思緒拉回來,思考將要踏上歸程的交通工具地選擇上。   “咱們還是騎單車回去吧?一人一把單車,兩把賽車并行,回到村里,既不丟份,也不招搖,還能鍛煉身體。就當咱們全家一起搞了一次騎行游玩,多好?!”   “考慮得如此周密,你還真用心了!”   本來想著與妻并肩騎行,一路上說說笑笑著回去的,可是,一騎上單車,不知覺間,就連續不斷地蹬腳踏板,鐵一個人一直勁地往前沖,竟將妻女遠遠地甩到了身后。但鐵并沒有意識到這些,更沒有意識到迎面吹著的北風,刮得他的赤裸著的雙手和臉蛋耳朵有些生疼。   就在五天前,鐵接到母親的電話,要他給出嫁的小惠送親。他當時沒有多想,只憑感覺回答母親:不回去了。沒有空閑,也怕見面了彼此都尷尬,也怕妻知道了,吃醋,弄得家庭聲色。了結過的事情,就一頁掀起。   然而,自己實在是難以一頁掀起。接下來的幾天里,鐵白天吃飯無味,工作無法集中思想,夜里更是無眠。作為一個村子里青梅竹馬長大的女同學、小妹妹,以一個兄長的身份,為小惠出嫁當娘家人的代表去送親,自己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于外,自己是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學生公務員,干部身份,衣著、言行、形象,要比小惠自家門的叔伯兄弟們高一個檔次,更適合對接男方的家長;于內,兩家雖無血緣,但兩人的母親,卻打破了村里的行輩排序,拜了干姊妹;自己也與小惠從小學到高中,同學了十幾年,還被母親悄悄地提過親,更是被全村人認定是一對人。   “我為什么要拒絕呢?”鐵一直在追問自己。“我怕見到她嗎?我會影響到她結婚嗎?......”   其實,上小學的時候,他們是一個班級的,因為村里就這一個小學,每一個年級就一個班。上初中和高中的時候,他們雖然在一個學校里,卻一直沒有分到一個班過,七年多是時間,七八次分班,也沒有分成同班一次。只不過那些年里,村里一同上學的人,陸陸續續地都輟學了,到了高中階段,不止是本村,包括鄰村在內,也只剩下他們兩個。那幾年時間里,許多個周六和周日的下午,他們兩個一起騎著自行車進村和出村,成了村口的一道難得的風景。   “兩個人比著上學呢!” “兩個人都要非考試大學不可呢!” “兩個人真是一對佳人啊!” ......     這些議論先是小聲,是私下的議論,但議論著議論著,就不再顧及他們的感受,當著面大聲說了出來。鐵還被喊稱“護花使者”,但他自謂算不上“護花使者”,至多是“陪花使者”。其實他們上高中那幾年里,都上的非常艱難:平時的成績不好,學習上困難重重,生活上也不太適應。應屆畢業那一年,兩個人雙雙落榜,再復習一年,又是雙雙落榜。那時候,他們都是二十出頭的人了,當年小學和初中的同學,有的已經結婚,有的在談婚論嫁,考大學于他們兩個,卻還是鏡花水月。他們的壓力極大,許多時候,鐵也想著,不上了,和小惠結婚成家算了。但他沒敢說,因為他覺得小惠考大學的勁頭很大。而且,這些議論,在別人,不過是一些應景的無聊閑話,于他們,則是扎心的譏諷和嘲笑。   上高五那一年,小惠上了一個學期多一點,過罷新年,不聲不響的離開學校去南方打工去了。也就在這一年,老天睜眼,讓成績并不突出的鐵,僥幸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一路并行的兩個人,就此踏上了岔路,并越岔越遠,成了陌路。后來,鐵遇到了現在的妻,有了現在的家。期間,母親曾悄悄地提了一下小惠,鐵說,有了女朋友,并很快將女朋友帶到了母親面前。   現在想來,當初母親輕言漫語的一句詢問,應該是縈繞兩個母親心中多年,且私下談論過無數次的期望。   這念頭,鐵心中也盤旋了多年,思慮過無數次,但在遇到妻子之后,認定妻才是自己要娶的女人。二十多年的青梅竹馬,不如一次偶然間地無意撞見,緣分的深淺,真不在自己,而在于天。但鐵內心還是知道,自己對小惠有愧欠,縱然自己不曾有一句承諾,縱然兩個人之間一直平平淡淡;縱然兩個人一直都止步于城門口,一直在城外的狂野里逡巡、盤桓。   自己肯定是有點陳世美的。肯定有一點,因為,如果小惠也考上了大學,即便遇見現在的妻,也不會是這樣一種遇見,只能是忽略如沒遇見。甚至,不需要母親那一句小心翼翼的問詢,順其自然,也會成就與小惠的姻緣。而妻的出現,不就是與自己站在同一個平臺上嗎?而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學,肯定也是去打工,那樣的話,他可能會直接把小惠處當作落腳點,以后的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說考大學,對于他們這些游離于考上和考不上之間的學生來說,運氣的成分很大,而所謂的運氣,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素質。大考那幾天,如果能正常發揮,考出正常水平,就能夠考上;如果心里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吃不好,睡不好,心有旁蝥,考試失誤,肯定是考不上。但局中人深陷其中,道理雖然明白,情緒卻也難以自控。而小惠的突然棄學,讓鐵的心理一下子放松了:把考大學看淡了,不怎么擔憂了,正是這樣的心態成就了自己。   當時以為考不上學就沒有出路,人就活的極其失敗。現實呢?成功的人并不怎么成功。鐵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拿幾千元的死工資,自己的小日子也過的不寬裕,贍養父母的能力也有,但要徹底改善父母的生活水平,讓他們過上優裕悠閑的富家翁生活,卻是沒有一點可能。他帶給父母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和面子上好看。反倒是小惠,在南方打拼幾年后,辦起了自己加工廠,當了小老板,不僅幫她哥在縣城里買了單元房,還幫她哥買了私家車,使他們家徹底變成了富裕戶,過上真正的小康生活。她找的這個老公,也是一個正正經經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真讓人看不懂。人生的那些起起伏伏,對一部分人不過是一種心理感受,而對另一部分人,卻是取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小惠的成功,除了高中幾年打下知識底子,另一個原因,肯定是內心里對失敗的不甘。而自己缺少的,不就是這個=種不甘之心嗎?   雨點打在臉上,才使鐵一下子驚醒:自己早蹬出了一身汗。回頭看看,已經失去了妻的影子。鐵苦笑起來,只顧著捉摸自己的心事,把妻女忘得一點不剩。真是罪過!   雖然自己從沒有在妻面前提過小惠,但妻與母親聊天,母親肯定會向妻透一些小惠的事。成年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這很正常,妻也不會放在心上。但現在影響到生活,就不一樣了。     鐵停下來,等了好一會兒,妻才馱著女兒趕上來。鐵連忙趕過去,并脫下自己的外套,穿到女兒身上,還想把女兒抱過來,放貸自己的單車上。但女兒不愿意,怎么說也不愿意。鐵想勉強硬抱狠拽,竟然把她給惹哭了。   “這幾天你狠敦她幾次了?再這樣狠敦下去,她都不認你這個爸爸了。”   “壞爸爸!”   鐵吃了一驚:這幾天狠敦過女兒嗎?怎么沒有印象?自己一直對女兒很好啊?自認為是一個成功的暖爸,那事兒竟讓自己心慌意亂焦躁不安到這種程度了嗎?   “可能要下大了。真不該讓你們陪著我回家。”鐵聽懂妻的話里深意,忙岔開話頭。   “淋雨就淋雨吧!和你一起淋雨,又不是第一次,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不怨你,是我們自己愿意。”   妻不肯饒恕,繼續敲打他。這敲打,正中他的軟肋,令他更加不安了。   “既然你們愿意陪我一起淋雨,那咱們就一起淋一場快樂的雨。”   “快樂?閨女,你說咱們淋雨快樂嗎?”妻滿懷疑慮,把目光投向女兒。   “不快樂!”女兒一個人坐在單車后面,風吹雨打的,一路上沒有人逗她,打盹也不安生,自然不開心。而女兒的回答,當然也能反映一樣被冷落的她的母親的心境。   “好了!咱們走吧,得加快速度!”   但上天并沒有因為他們加快速度,就讓他們躲過這場醞釀已久的雨。他們一家人很快就淋濕了衣服,而走下公路,來到鄉間土路上,更是泥巴粘滑,連推著單車走,也變得不可能。鐵只好讓妻抱著女兒慢慢地走,自己扛起一把單車,往前走二十幾米后,放下,再回來扛另一輛。抱著女兒的妻,走的很艱難。她穿著高跟鞋,粘得幾乎寸步難行。不得已,鐵只好自己抱起女兒,與兩把單車交替著往前挪動。妻也脫掉自己的高跟鞋,赤著腳在泥巴地上試探著前移,路面上石塊瓦礫極多,硌得妻哎呀哎呀亂叫,腳指頭,腳腰里,早硌出了口子,淌出了血,妻的淚水,也早流了下來。   鐵后悔了,后悔自己沒有選擇前天回來,后悔自己的事讓妻女也來承擔,后悔沒有包一輛車,后悔......   但后悔沒有用,離家這四五里土路得一步一步的走,必須得把妻子女兒,還有兩輛單車一起帶回家,而且,要緊的是,如何才能盡快趕到家,既能讓妻女早一點得到溫暖,也能趕上小惠的回門宴。   辦法有么?   有。鐵脫掉自己的鞋子,給妻穿上,并把她扶到路邊的渠溝里,并把女兒交給她,讓她抱著女兒,蹚著腳脖深的水走;自己也把兩把單車放到渠溝里,在水里推著前行。現在鐵輕松多了,雖然還是兩輛單車交替著推行,但要比肩扛手抱省力氣。而妻抱著女兒,穿著鞋子蹚水前行,腳下也利索多了。心情好轉的妻,還從堤坡上摘一株野草,當花朵逗女兒。       走了一段,鐵忽然又是靈光一現,高興地喊住妻子:“我有辦法了。咱們把車子寄放在近處一個人家里,給女兒找點干衣裳,雨傘。咱們空人回家,豈不更輕松?”   “好辦法!你早先咋沒有想到呢?”   早先?是啊,早先在干啥呢?早先下公路之時,找個近處的人家,把車子寄存那兒,再借點雨具,這一路,豈不省更多事?   “早先,沒想起來。我這個人,笨蛋一個啊!”   “是沒有想起來?還是沒用心想?我看是心用到別處了吧?”   心用到了別處了?這句話提醒了鐵:這幾天在家里,在路上,確實把心用到了別處,只想著自己對不起小惠,但自己與小惠之間其實什么也沒有。如果說有的話,那也是兩家大人有共識。對了,就是兩個母親之間有承諾,就是這樣,一定是這樣,自己不欠小惠什么,欠的是小惠母親對自己的空喜歡帶來傷害,是自己和母親對不起小惠的母親。   “我想明白了,我現在想明白了。我媽讓我回來,是想讓我給小惠媽媽一個補償,我只需證明我沒有忘記小惠媽媽對我好,就行了。”   聽到鐵的表白,妻也笑了:“那你準備怎么證明?”   “回家就是證明!”   “是么?”   他們回到家里還是晚了,已經快下午三點了。秋季的下午三點,這下午已經過去大半,宴席已經散了,客人們已經走了,小惠也走了。鐵顧不著回自己家,直接抱著女兒,牽著妻子來到小惠家。母親和小惠的嫂子早在小惠家的院門口張望等待,看見鐵一家人渾身泥巴、渾身滴水走回來,笑著迎上來。母親一把抱過女兒,小惠的嫂子拉住了妻,把他們迎到鄰居家里,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干衣服讓他們換上,又給他們端來三碗熱姜湯。女兒喝了幾口熱姜湯后,就在母親的懷里睡著了。   妻看著母親說:“把她放床上睡吧?她大了,抱著多沉?”   “不沉,不沉。我自己的孫女,親都親不夠呢,哪會覺得沉啊?”   母親的話,感動得妻的眼圈都紅了。這一路的艱辛,有母親這一句話,也值得了!   “媽,我和鐵想去見見我姨。我還沒有正式拜見過她。聽說你們是跪拜過的干姊妹,關系好著哩!她對鐵也像親兒子一樣親!”   “好!好!好!”   剛才還熱熱鬧鬧的小惠家的院子里,現在一片靜寂,連一個人影晃動也沒有,只有幾條狗狗在雨中啃食中午宴席上扔的骨頭。這些狗狗也不認生,看見鐵一行五人進院里,只是挪動一下身體,照舊啃它們的骨頭。   小惠的母親坐在她家中堂的門口,兩眼空洞無神的望著空蕩蕩的院子。她頭發已經花白,人比母親老多了,也瘦多了。看到這一幕,鐵的眼淚已經淌了出來。   “姨,我回來晚了。我對不起你!”   妻先一步跑過去,一把抱住剛起身站起來的小惠媽媽,像抱住自己的母親一樣親,一樣近。   “姨,你認得我嗎?我們前天就應該回來送小惠妹妹的,小惠是我們的親妹妹,你是我們的親姨,和我媽一樣親的親姨。”   小惠母親笑了:“閨女,你的嘴可真甜!”   “當然甜了,我回到家里,看到你和我媽,就像吃了蜂蜜,全身都是甜的。”   “好閨女,你真是個好閨女!”   “你喊我一聲好閨女,可不是白喊的。我有一個禮物要送你。”   妻變戲法一樣從衣兜里掏出一個玉鐲子,拉起小惠媽媽的左手,就往手上套。   “不!不!不!這太貴重了,給你媽戴吧,我不能要。”   “不貴重,才幾百塊錢。你不愧是我媽的好姐妹,啥好事都要想著她。你想著她,我們也想著她呢!給你買一個,哪能撇下我媽啊?”   小惠媽媽的手脖又瘦又細,稍一用力,就戴上了。可母親的手脖胖了太多,怎么戴也戴不上......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i64h2y2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